柴油率先反应 成品油市场难言“红五月”

2020-05-16712
  5月12日发布的《金联创加油站运营监测数据》显示,主要地炼汽油日均销量7.5万吨(较上周同期增长6.1%,但较四月下旬的7.8万吨周销量有明显回撤),柴油日均销量12.8万吨(较上周同期缩减9.8%)。



  同时,汽柴油产量亦均有缩减(汽油缩减1.2%,柴油缩减4.5%)。受益于批发价走低(5月11日金联创0#柴油价格指数5426,较4月中旬的高点5526回撤100点;92#汽油价格指数5308,较4月中旬的高点5431回撤123点),相较炼厂和油贸商,终端加油站仍处“阳春”。数据显示,加油站销量虽走低,但批零差均有增大(地炼资源的汽油批零差3667元/吨,环比增长2.2%;柴油批零差1642元/吨,环比增长1.9%)。



  金联创加油站服务中心专家指出,5月油市“变天”符合此前预期,且柴油的明显缩量也显示出对高速恢复收费的反应更“急迫”。研究监测数据,有两个信号值得重视。

  第一,柴油销量跌幅大于产量跌幅,汽油销量虽增但产量却减。产销量不匹配是市场有变的重要表征。汽油之所以在销量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产量缩减,实际上汽油的销量增加是“假象”,对比4月下旬数据就可以发现汽油的销量也在减,因此炼厂适当降低开工率是科学合理的,也说明炼厂对汽油销量走低有预期判断;而柴油的销量跌幅比产量跌幅大,则说明市场的变化程度要超出炼厂的普遍预期,销量的下行在“加速”。

  第二,柴油数据弱于汽油数据。回顾2-4月行情,柴油在成品油的复苏上是急先锋。在出行市场因疫情影响尚未恢复时,柴油已经享受到了收费道路免费的红利且复工复产的质量、进度要明显好于日常生活的常规化恢复,因此柴油的行情启动要早于汽油。之所以在回撤时柴油也跑在了前面,主要是柴油相关利好已出尽,所以成为“前浪”,而汽油市场理论上仍有复苏空间,汽油的周期性波动相对柴油也偏弱,但汽油终会成为“后浪”。

  专家分析,虽然5月油市基本与“红5月”无缘,但也不必过分悲观。原油近期表现稳定为大宗商品市场吃了“定心丸”,海外各国也在复工复产,国内经济数据亮眼,宏观经济层面总体趋暖。设非疫情出现反复,否则成品油销量不会出现断崖式滑坡。供给侧总体采取谨慎态度,供需矛盾短期不会过于恶化,因此成品油价格或平缓走低。对于加油站而言,油品批发价持续走低会进一步刺激成品油零售优惠力度,但批零价差的较大空间仍然给予了加油站经营者足够自由度。



   专家预测,柴油会在5月较为匀速的量价双降,而汽油销量会在中旬出现波峰,下旬或稳中有降,价格走低概率较大。  

  来源: 金联创能源 刘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