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全:对被疫情叠加的石油市场要有长远打算

2020-05-04687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副院长刘朝全近日接受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采访时说:欧佩克公布最新月报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690万桶/日,原油需求将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亚洲石油需求下降280万桶/日;北美和欧洲工业化程度比较高,汽车保有量较大,因此封城带来的原油需求下降影响更大,预计二季度北美石油需求下降570万桶/日,欧洲下降500万桶/日。OPEC+减产协议即便100%执行,对价格的提振作用依然有限。

  受疫情影响,石油需求大幅萎缩。综合多家机构观点,预计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将同比下降1600万-2300万桶/日。

  近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显示,在美国加州附近海域约30艘油轮已经下锚,满载超过2000万桶原油的油轮无处可去、只能停泊在长滩到旧金山湾之间的海域。

  飘荡在海面的油轮,其实也是上周原油市场前所未有跌宕行情的缩影。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于4月20日出现历史上首次报收负值,伦敦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4月22日盘中一度跌落至自199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油价随后连续出现反弹,周五均收涨。

  原油储存能力岌岌可危

  虽然近几日油价出现反弹,但供应过剩的担忧仍挥之不去。分析认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世界原油需求断崖式下降导致原油供给严重过剩,是负油价出现的根本原因。

  欧佩克公布最新月报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690万桶/日,原油需求将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数据更加悲观,预测认为二季度全球城市封锁将导致石油需求下降1810万桶/日。

  阿联酋富查伊拉是中东最大的储油中心,其原油及石油产品储存能力已达到饱和状态,整个中东储油能力基本上已达到极限,库存没有新增弹性。受疫情影响,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滑,石油供应严重过剩,导致储存需求正处于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世界石油存储设施面临较大压力。目前,从新加坡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石油和油品库存逐渐接近饱和,其中以阿联酋富查伊拉为甚。近日富查伊拉石油终端商业经理表示,现在已经没有储存多余石油的空间了。短期内富查伊拉石油存储能力紧张形势难以缓解。预期随着疫情的结束、经济的复苏和石油需求的增长,富查伊拉的存储压力才将可能减小。

  减产协议尚难于提振市场

  4月13日,“OPEC+”第10次部长级会议召开后,各方达成新减产协议。根据协议规定,“OPEC+”将在5月至6月减产970万桶/日;7月至12月减产770万桶/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日。该协议将于2022年4月30日到期。此外,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其他国家也表示将削减石油产量。

  即使“OPEC+”100%履行减产协议,短期内无法缓解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压力。IHS Markit预测,受疫情影响,4月全球石油需求将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000万桶/日,2020年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600万桶/日。

  由于减产协议的决与“OPEC+”实际减产之间存在时间差,即使“OPEC+”各国均完全履行减产协议,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也减产,减产量仍不足以抵消今年二季度石油存储量的大幅上涨,短期内油价面临下行压力,难以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水平。如果各国各怀心思拒绝减产,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将更加严重,石油市场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平衡。未来几个月,如果疫情危机继续抑制石油需求,那么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OPEC+”可能需要更大幅度的减产。

  历史来看,OPEC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多不理想,因为OPEC没有严格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主要靠成员国自觉。只有2017年1月的协议,OPEC秘书长巴尔金多设立了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使这段时间的协议执行情况较好。本次减产并没有提到设立监督委员会,当然也不排除以后设立。

  油市供应过剩局面短期不会改变

  目前来看,不排除油价进一步下跌的可能。疫情对全球石油需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油市供应过剩的局面短期不会改变。在确认全球疫情拐点到达之前,市场恐慌情绪依然难以缓解,油价存在进一步下探的可能。特别是目前全球石油库存正在加速增加,美国石油储存能力达到总库容的83%,可能在下个月达到满负荷,在这样的背景下,油价维持低位的时间会更长一些。至于底价是多少,5月“OPEC+”开始减产后,市场严重的供应过剩局面或将有所改善,另外美国也在考虑采取通过购买战略储备等手段缓解市场压力,预计油价再次跌至负值的可能性不大。

  油价探底后何时恢复上升,将取决于主要石油消费国何时能够放松出行管控,“OPEC+”是否能够较好的执行减产,以及后续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等一系列因素。预计6月起油价将有望修复上行,但这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来源:油气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