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行 ——参加大连海事大学中国航海学会年会记

2016-11-041866
  
  本想年会后马上就写,但总有杂七杂八的事物让我分心,现在我终于安静地完成了。

  收到中国航海学会通知让我在航海学会闭幕式上讲座邀请,正是我跟船回沪,邮轮刚刚靠妥北外滩国客码头上。我义无反顾,冲破了不自由的樊笼,启程去往大连了。

  飞机一冲蓝天,我的心情才万里无云万里天,工作压力压抑情绪开始好转快乐了。我在飞机上闭目养神,把要闭幕式上演讲报告在脑海中反复滚动几遍,想出了上台演讲最打动听众的桥段,把讲座《海员- 大国航海工匠》的主题显现出来。

  深夜到大连,接待的志愿者仍然坚持机场接机,航海学会的同志在宾馆热情地接待了我。

  第二天,来自航海界的同行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始了2016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的年会。

  这是航海界的年度中分量很重的会议。内含学会一年工作回顾和今后展望,邀请了众多专家上台介绍南海局势和航海科技的发展。有声有色,引人深入,航海界朋友接受了现代航海的发展趋势,对航海科技发展展开了议论,数十篇质量上乘的论文朗朗上口,博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多年不见的一等奖终于有了得主。 

  
  尹卓将军作报告

  我发现整个年会过程,代表航海标志性的制服,只有两人穿了,一个是尹卓将军、一个就是我!与会者几乎都有海员、船长、轮机长资历,抑或,他们谦虚?或者他们对目前海员衰落的无声表达?但我总认为中国航海学会年会,应该有我们职业标志性的服装。

  
  不清楚,没关系,作者在左4,尹将军在中间

  最让我得益的时又认识了很多航海界朋友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学生。年会的第二天是论文评审,我乘着早晨的机会在校园里转了一圈,从西山到东山,在簇新的新校园内寻找38年的记忆,我钟情当年那些老建筑,但已经鲜见,要不隐匿在新建筑中。

  一位女生在校园人行道上行走,我询问:“同学,电航楼往哪里走?”

  她看着我穿了制服:“校友吗?额,有点远。就在那里!”她顺手指了一下方向。

  我抬头一看埋没在建筑中的电航楼顶:“是,校友,看到了,怎么电航楼变矮了?”

  女生绽放笑颜:“现在栾金村高楼大厦多了,欢迎校友来校参观。”

  “我不是参观,是来开会,顺便寻旧的。”玩笑般招呼正在匆匆赶路的女生。

  我走近了电航楼,原来的电航楼下的红土卵石被水泥路替代了。当我走到电航楼前时,一队穿着制服,绣四杠的大四毕业生正在拍毕业照。

  但见他们兴高采烈,享受毕业前的兴奋,把学士帽扔到天上去,意味将离开母校融入社会远走高飞。我拍下了电航楼,求助同学为我在电航楼前留影。

  校园不凡穿制服的学生,“您是船长?”一群同学都注目望着穿了船长制服的我,而真正穿船长制服的人却很少见的。学生们都以羡慕的眼神看着我。

  “对,我是校友,驾驶77级的!我是衣羊船长!”

  “哇,你就是衣羊船长?同学们衣羊船长回母校了!”顿时他们热烈鼓掌了。

  拿着照相机的女生却把合影拍成正规的毕业合影照了。  
  电航楼


  与毕业班的合影

  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一条微博://@Penny阿呆:今天拍毕业照能偶遇衣羊船长,乃我航海13-10班之幸事。祝船长身体健康 事业顺利!

  我走到校门口,看到了海大的灯塔,设想灯塔的含义就是照亮每一位海大莘莘学子的航途。在灯塔的身后又是洁白的雕柱,这是海大成立一百周年的77级同学为母校设立的纪念碑。我想寓意大概就是海大学子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气宇轩然,脾气耿直,为了祖国的航海事业,屹立在航海界、航运界,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
  灯塔和纪念碑

  站在凌水桥的意境又让我蓦然回想当年站在凌水桥上,回首母校而信誓旦旦:“我一定要成为远洋船长!”的确我成为了船长,今天穿了船长制服周游当年求学之地,是否能叫“荣归故里?或者叫衣锦还乡?”母校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在此也生活了整整四年!

  一位博士女生正好路过凌水桥,看着我拿了手机东张西望,她或许知道我正在求人拍照就莞尔一笑,我也走过去:“同学能否为我拍照,把凌水桥拍下,把纪念碑拍下?”

  女生的确有照相的功底,把我拍照需求在手机上完全表达了。  

  凌水桥——海大人的起航点

  正站在凌水桥上浮想联翩时,一辆汽车滑向我的身边,车内有人招呼我。我奇遇了海大做航海心理学问的张教授。接着,我们一起在汽车中侃了近20分钟。我们共同的看法:

  “航海专业的同学的选择上船的仅仅5%,是航海萧条?是经济报酬?是航海现代化了?不是!这是航海教育的失败!这是航海软性教育的失败!中国航海人文环境不改变,空谈航海心理、生理都是隔靴搔痒!中国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航海的根本原因除了航海自然环境外,最主要的是禁欲造成的。”

  敏感的题目让我回家后就变成了一篇文章《论海员性心理对海员职业的影响》。

  我走下张教授的汽车:“张教授,让我在校园中走走!”

  原大连海运学院校门

  我走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现在改成其他编号的六宿舍。一位3条杠肩章的同学走过来:“您好!老觉得你很面熟,你是衣羊船长吗?欢迎来到母校。”

  我转身看着这位学生:“你见过我?”  

  和同学在六宿舍合影

  “没有,我感觉很像在网上看到的照片而询问,想不到你真是衣羊船长!”同学很兴奋,他说在我们一群志向航海的同学中都看你的微博,你在传递航海的正能量。

  我握住他的手连说谢谢您的关注,也为你致志航海而感动,你会实现航海梦想的。

  我拍下了离别很久的六宿舍照片,那六宿舍后的养牛场已经不见了踪影,当年身后的一把大火在我们的77级中涌现了很多的救火英雄。

  再走到了后校园,那游泳馆已经是新的;体育馆也不是过去的体操房了,连操场也变得现代化了,老图书馆变成了出版社了,还有那根熟悉的烟囱,现在不冒烟了吧。

  世事人非,一切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记忆虽美好,终将流逝去。看着操场上的同学排球、足球打篮球。  

  操场和那根烟囱

  当我走到人工湖边上,在心湖“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临时书摊上,我翻阅了航海书籍,卖书的笑脸相迎:“老师您买书?”她问我是否是校友,我应答是,也就没有多多停留。

  

  心湖边卖书学生

  微博上发现卖书同学的留言:书贩子9527

  :船长,您好,咱们昨天见过面。在心海湖石雕前面的书摊。当时您看书的时候我就感觉您眼熟。没想到您就是微博衣羊船长。

  时值午餐,有几个小辈校友等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见我一面,畅谈航海的感悟。我和他们在附近校园内餐饮店简单吃了午餐后,航海学会年会的闭幕式报告会开始了,我将早晨的母校行作为开头,浮想联翩的记忆和校园同学的招呼、凌水桥畔的航海人生感悟,在发言报告中我非常直率、哽咽地表示了海员社会地位、职业对航海业的担忧。

  我走过的35年航海历程是中国航海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海员社会知名度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两个过程承载了我对大海的挚爱;对海员生涯的无悔;也对中国海员队伍日渐萎缩的无奈。无论如何,中国航海学会年会会上,我始终勇敢地穿上了船长制服。  

  讲座

  我在发言中感悟了作为大国航海工匠的海员职业孜孜不倦地把海员职业渐渐演变为事业的过程。抛弃社会对海员职业的异议,我真的感谢母校的培养,感悟一辈子航海职业是勇敢者的事业。

  “你们愿不愿意做航海工匠?你们愿不愿意成为未来的船长?”这是我在发言时面对穿了制服的学生提出的、鼓动性的语言。

  可是学生们都沉默了,我显得非常落寂和尴尬。但我不觉得遗憾,他们开始冷静思考了,现实很重要,面对航运业的萧条,面对央企航运公司招聘的失信,他们不应答完全是对自己今后人生的发展负责。这是社会制度和航企的现状,我没有理由去说服他们干航海职业?

  然而,我对工匠精神的论述,学生也是有着共同的语言的。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你仍然要做,这叫职业;当你把职业当成了自己终身追求的、并将职业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并有了建树叫事业!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把职业转化为事业!

  我举了例子:中国的邮轮市场现在就被外国的“八国联军”包围中。上海有家民营钻石邮轮公司却冲破了外国邮船的重重包围,以锲而不舍、屡败屡战的精神,终于打造了中国意义上的第一艘邮轮,有了中国的邮轮船长、轮机长。这也是一种工匠精神!中国的航海界难道对中国的邮轮、中国的邮轮船长不感到自傲吗?

  请支持钻石邮轮公司的工匠们打造中国邮轮业吧。

  我引用了老同学对工匠精神理解,他是引航站站长,他与我都为航海奉献了一生:

  对本职工作情不自禁的热爱;锲而不舍,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的努力;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到极致的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心无杂念,用尽“洪荒之力”;永不言败的信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吸取教训,从头再来。我的工匠精神的发言给与会者引发了深思,会后一些同行纷纷与我握手致意。更多的同行、老师、学生拿出了手机,要求与我合影,我想这也是一种对我航海生涯的肯定吧。
  会后与同学合影

  “航海弱国家弱,航海强国家强。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海上贸易,谁就控制了全世界!”这是外国人的早期殖民思想,我们有吗?没有!但我们要有海洋意识,要有航海话语权。否则,我们终将在外国人设下的“市场经济”圈套中,重新走上被殖民的历史道路。

  
  与海大老师合影

  目前,央企航运正以“市场经济”为借口,摒弃中国海员,要不,用让中国海员伤心的话语刺激:“不想干,我就叫外国人干,他们的报酬还比你低呢!”航企把国家战略人力资源肆意糟蹋的行为让我担心,我怀疑聘请的菲律宾海员会驾船去南海造岛吗?

  航海业会消失在地球上吗?答案:不会!只要地球有海洋,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海员!中国必须要有一支符合国情的海员国家队和民企海员队伍组成的合理战略人力资源。这些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应该得到保护!

  中国航企精英们:你们会做“振兴中国的航海业、振兴中国海员”的大国工匠吗?

  我返沪了。飞机又冲上云端,这是夜晚,繁星在舷窗外眨着亮点。

       海运圈专栏作者:航海衣羊(胡月祥船长)   http://weibo.com/huyuexiang(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