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森研究:中国粮食进口:卷土重来之势

2017-11-02778
2015年中国粮食海运进口量首次突破1亿吨,几乎占到当年全球粮食海运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自那时起,中国粮食进口量开始波动。2016年由于一些种类的粮食进口需求变得低迷,中国粮食海运进口量同比减少9%。尽管如此,2017年年初至今中国粮食进口再次卷土重来,增长态势开始变得逐渐明显。
  

胃口大开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粮食海运进口量强势增长。2015年中国粮食海运进口量同比增长26%达1.1亿吨,为同期全球粮食海运贸易增长贡献了约80%的份额。大豆在中国粮食进口中占到主要部分。2015年受益于国内饲料需求增长和较有吸引力的进口价格,中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14%至8,100万吨。虽然如此,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增长中有一半以上其实来自于粗粮(主要是大麦、高粱和玉米),这三大品种的进口量在2015年近乎翻倍至2,600万吨。其中,受到国内玉米价格高企的刺激,中国玉米进口量同比攀升84%至400万吨。而这也鼓励了国内农户使用其他进口粮食替代国产玉米用作主要饲料原料。在此背景下,2015年中国大麦和高粱进口量合计达1,100万吨,同比增速分别达98%和85%。 

食欲不振 

然而,中国粗粮进口的增长趋势却并没有得以持续,2016年中国粗粮海运进口量同比下滑44%至1,500万吨。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2016年中国政府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后大量国产玉米涌入市场产生供应压力。而同期国内饲料需求的增长却有所放缓。在这共同作用下,国内玉米市场供给过剩的矛盾开始突显。据报道2016年国内玉米库存总高达2亿吨以上,国内玉米价格也从年初的愈2,000元/吨一路下滑至年底1,600元/吨。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大豆进口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2%达8,300万吨。即便如此,这一增量仍然不足以弥补粗粮进口量下降所带来的缺口,因此2016年全年中国粮食海运进口量同比下滑9%至1亿吨。 

日渐恢复 

2017年至今中国粮食进口需求有所改善,今年1至8月进口量已经同比增长17%。其中绝大部分的增长(约80%)是由大豆所贡献的。得益于国内对大豆制品(豆粕和豆油)稳定的需求以及美国和巴西大豆增产,年初至今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同比增长17%至6,300万吨。而同期中国小麦进口量也同比上升了近1/3至300万吨。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啤酒麦芽需求保持稳定和价格低廉的澳洲大麦供应增长,年初至今中国大麦进口量已经翻倍至300万吨,这也推动同期中国粗粮海运进口量同比增长9%至1,200万吨。但相比之下,由于庞大的国内玉米供应压力依然存在,中国玉米和高粱进口量依旧低位徘徊。 

这样看来,近几年来中国粮食进口量的波动与政策环境改变下大幅波动的粗粮进口量有着很大关系。而今年中国粮食进口的焦点再次回到稳健增长的大豆上来,今年1至8月中国粮食进口量已经实现了16%的同比增长。这意味着2017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将再创新高,并且将又一次在全球粮食海运贸易预计6%的增长中拿下半数。

来源:克拉克森航运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