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航》系列文章的第一位主人公是来自江西的小龙女N小姐,出生在江西、本科在湖北就读、研究生在天津就读的她,在获得了某高等外语院校的语言类硕士学位后,加入了“南下”的大军,在南方某市正式开启了职业征程。
初涉职场
笔者:据我所知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海洋工程公司做行政专员。像你这样一位学语言的女硕士,当初是怎么会想到去一家大老爷们儿扎堆的海工类企业的?
N小姐:哈哈,很奇怪,是吧?说起来当初毕业的时候很迷惘,学语言的嘛,完全没有方向,因为一些私人原因来到S市——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但2012年的S市总的来说还是充满机会的,语言类的专业、研究生的学历找工作并不难。确切地说头一份工作并非是海洋工程公司,而是一家从事海工类产品设计的企业,因为客户群的所在地区囊括新加坡、中东甚至西北欧,所以行政专员这个职位对语言的要求特别高。我开始主要做一些非技术类的翻译工作,后来渐渐地也上手一些商务、跟单的工作,另外就是配合部门的同事们参加国内外的展会啊啥的。
笔者: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段经历对你来说很痛苦吧?
N小姐:痛苦谈不上,但难度肯定有。我最想说的是,其实海工圈子里的哥哥、姐姐们都很nice。在技术上我完全是门外汉,同事们可以说是有问必答,我自己那时候也比较注意提问技巧,尽量把问题做好归纳,一并提问。我是纯语言类专业出身,所以当时一直认为要想填补技术层面的鸿沟是没什么可能的,这个瓶颈很可能伴随职业生涯之始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那时我考虑得更多的是人脉的积累,另外,作为一个在S市生活的职场女性,也在寻求着突破自己或者突破收入避障的可能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2014年选择离开第一家公司的原因,其实在第一家公司,我过得还是很开心的。
笔者:你在第二家海洋工程类企业S公司做的是商务经理,主要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跳槽,所谓“突破自己或者突破收入避障”具体指什么?
N小姐:最主要的还是收入吧。拿我在S市来说,租一间离公司N区比较近的、60平米左右的公寓房要接近4000元,再加上S市的日常生活成本本就相对较高,如果单纯地从事支持类的岗位,根本剩不下大几千块钱。当然,刚踏入职场时,主要是学本领和经验积累阶段,但两年里总的来说把手头的这摊事算是做得滚瓜烂熟了。海工的圈子相对较小,故而多少也积累了点人脉——这个时候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规划下一条职业路径了。2014年跳去S公司做商务经理,基本的薪酬待遇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由于如果我谈下单子来是可以有提成的,就此而言我有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笔者:这次跳槽有没有基于对海工行业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的预判?
N小姐:自己了解过一些,然后S公司来挖我的经理也与我谈过,我们起初在外面的展会上有一些交流,应该说对海工这块还比较有信心吧。现在看来太多的所谓预测和评论或是空穴来风,或是马后炮,实际上市场风向会被太多因素所左右。但2014年的海工行业没有看出什么向下急转的苗头,S公司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招人,而且确实也在2014年年中接获大单。
无华转身
笔者:对在S公司的这段职业经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N小姐:在我刚进去的那段时间的S公司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但如果要做一把事后诸葛亮的话,可以说S公司不是没有隐患的。S公司的商业气息很浓,但技术支撑力度很不够,真正懂海工技术的人并不多——总的来说就是相当典型的中间商。这类企业在市况好的情况下尚好说,一旦市场发生变动,无论是客户还是船厂都会对你施压。S公司的管理层不可谓不励精图治,但一言堂的情况相当严重,中层干部则更多地只会溜须拍马、亦步亦趋,渐渐地就造成了上下层关系脱节……拿我这个岗位的例子来说,客户邮件到我这里,反映某个liftboat的技术问题,然而公司的技术人员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或者给出方案,这样我就只能求助于船厂——长此以往无论大小问题都堆积在船厂那里,对方也就渐渐地掂量出来我们的实力了。
笔者: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你从S公司离开的吗?
N小姐:不,我之前说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是回过头来的感觉而已。从2015年到2016年的这段时间,海工市场可以说逐月恶化,而基于之前说的那份大单,我们、客户和船厂的三方矛盾来了个总爆发,结果让S公司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之后我也跟随公司辗转来到了G市,那段时间可以说是身心俱疲,又一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我对S公司的感情很深,对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各方也恨之入骨,然而我觉得很无助,不知道怎样才能为企业弥补损失、创造价值——所以不论企业领导如何挽留,我都选择了一种别人看起来的逃避手段。
笔者:这一跳,你彻底告别了海工业,开始从事环保产业的工作。那对你来说,这些年的人脉资源灰飞烟灭——这与你之前说的,重视人脉的积累不矛盾吗?拥有五年职场经验的你,对新工作又是抱有一种怎样的态度?
N小姐:确实,人脉资源损失了很多,但我的内心真实独白就是离开海工这个圈子,投身一个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中。冷眼旁观周围,很多拥有七年左右职场经验的学姐们都已经做到了企业的中层或者干脆是拥有了自己的天地,没多少时间留给我迷惘,必须当断即断。我在这家从事绿色环保的企业做了一年有余,遇到了与之前一样的瓶颈期,不知道怎样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次我选择了提升自己,而不是坐视瓶颈伴随职业生涯之始终。我现在所在的企业正在积极开展各种投融资工作,这也是我这个学语言的所不懂的,这次,我不光是问,而是继而啃书本、重新进入课堂。
来源:孙世杰 航运交易公报
2017-10-24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