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月,当一艘日本建造,英国保险,悬挂巴拿马旗,由印度船员驾驶的巨轮横梗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时,让因新冠疫情蔓延而受挑战的全球供应链“雪上加霜”,使得人们对全球化的担忧成为焦点。
尽管全球贸易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但并未陷入停滞。原本要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大多改道绕过好望角。一旦运河恢复通行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拥堵得以缓解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贸易和物流主管Jan Hoffmann表示,“总体而言,这个时间的影响微不足道。”他指出:“人们并非对于发生苏伊士运河这样的事件毫无准备,因为企业已经知道不能过度依赖一条航线或供应商”
正因如此,马士基首席执行官Soren Skou上周表示,苏伊士运河的阻塞会促使公司选择分散供应链,提高库存和降低对供应“准时”的依赖度。
或许,就像供应链风险咨询公司产品总监Shehrina Kamal所说:“今天是苏伊士运河,昨天是新冠疫情,明天就可能是是飓风。”

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今年5月对供应链高管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93%的高管计划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可以在供应商间实施冗余,也可以将部分产品本地化。
虽然Covid-19引发全球供应链的混乱,使得航运业在去年录得了巨额利润,但是疫情引发的供应链回流对集装箱航运业来说会是一个打击。
船东协会Bimco首席航运分析师彼得•桑德(Peter Sand)表示,企业采购零部件的方式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事实上,西方企业已经注意到中国相对较好地应对了疫情,“钟摆已经重新摆到了有利于成熟供应链的位置”。当企业对某种零部件有需求时才会意识到“大多数玩家很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霍夫曼还得出结论称,“供应商多样化更能支撑供应链正常运行”。过去一年,一些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自身的多元化上:收购其他供应链主体,如货运代理和仓库运营商。
法国达飞轮船公司上月购买了4架空客飞机,将在欧洲和北美之间飞行,为客户提供“迅速解决方案”。
马士基对美国仓储和分销集团Performance Team和KGH Customs Services的收购也于去年完成,这表明马士基正在为其物流和服务业务的“总体升级和改善”做出贡献。去年该部门的营业额增长了一倍以上,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收益为4.7亿美元。
桑德表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很可能会受到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最近推出的1.9亿美元刺激计划的进一步推动,这无疑是马士基(Maersk)进军仓库的一个因素。运营商可以看到,亚马逊(Amazon)等公司在廉价运输商品的同时,也赚了一大笔钱。”
他表示:“如果(承运人)能够在业务中增加仓库和货运代理,这将给他们未来业务增加优势”
来源:海运圈聚焦编译自金融时报
2021-04-08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