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需要契合市场,而不是一个提供市场的时代

2017-02-121517
纵观2016年航运,一片惨澹,全球运力过剩船东们苦不堪言,拆船,不到十年穿赢得船舶说拆旧拆,甚至赔钱运营,这实属无奈之举。就是为了把船队运行下去,抵抗航运的严冬。

但这次严冬也未免太长了吧。


船东的日子不好过,首当其冲是远洋船员,远洋船员无船可上,即使上了船,也会面临外派公司拖欠工资的尴尬遭遇,而且这种拖欠工资的情况屡有发生。甚至有航海高校的毕业生在外派公司等了一年也没上去船。是外派公司难为你吗?不是,是他们的日子也很难过。

远洋船员的工作状态,直接的反映了这个航运的低迷以及不景气。


就2016年航运大事件来看,只要关注航运的人,都知道韩国韩进倒闭,日本NYK、高船三井、川崎汽船合并集运业务,成立合资公司,为了度过寒冬, 这些日本的公司也开始抱团。


这次寒冬怕是要漫长了,想在一时半刻解决掉超运力30%的船舶,怕是累坏了孟加拉国的那些兄弟。


面对航运的低迷,大量的船舶公司寻求他路,被迫转型升级。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船舶交易平台、船舶电商、为这个行业整合资源,谋求发展,这是个好的趋势,会为整个行业带来福音,但这些航也能否生存下去,不被竞争对手打败,不是看你为这个行业也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而是看你是否适应了这个行业的需求。如果但就你的一个新设备、新想法、新途径、新渠道,而这些东西市场上可有可无,有它没它都行,那么谁会掏钱为你提供利益?可想而知,船厂不会掏钱,船东更不会。


通俗的讲,大家都急于投入互联网,做船舶平台,但每个行业都有优胜劣汰,胜利的会越做越大,其他的需要整合甚至面临被破灭的结局,所谓航运互联网发展整的那么容易吗?

互联网基于数据交换,有数据才有基于数据的各种算法、调控、配置、运营。数据从哪来?可靠性如何?分析结果有没有参考价值?计算出来的东西能发挥多少效力?需要市场来检验。

切合市场需要才是发展之道,只供无需只是难为了自己。​



船员市场也是如此,就目前的航海毕业生,有很多已经转行,换个其他行业都比搞远洋强,甚至去做销售。船舶运力过剩,船员更是过剩,船舶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在高起来,船员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少。


然而国内的一些三本专科院校甚至扩大招生,与航运无关的院校也来开设航运专业,培养船员(所谓的培养)。说的上船好,工资高,那只是为了招生利益而已。反而这些人的就业也不错,都能上去船,而且不跳槽,深得船东喜欢,中介公司也喜欢这种人,因为他们身上有可以剥夺的剩馀劳动价值。种种因素使得我国船员质量不断下降。

不论是船舶市场,还是船员市场,到底谁会生存下去?

决定着不是你,也不是我,只有市场。


运圈聚焦专栏作者: 公众号---绿色航运(文:Wa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