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几点,你将是下一个风口的捕风者

2019-11-27586


  1967年3月18日早上,由于一艘载有大约860,000桶原油的油轮“托利·卡翁”号(Torrey Canyon)在英格兰七石礁海域触礁搁浅。3月26日,船体断裂。此次事故中,船上载运的12万吨原油在失事后的12天内几乎全部入海或烧掉,造成英国南海岸、法国北海岸和荷兰西海岸大面积污染。该溢油事件震惊世界,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油轮对海洋环境的危险性。同时,这个本来远离大众视野的行业的污染问题也因此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对象。

  船舶,海上贸易运输的主要载体。如要解决航运业的污染问题,就得从船舶入手。为了促使业界更好的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内部专门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机构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船舶污染防控陆续制定出台了各类新公约、新规范,并会根据实际发展进行适时修订。

  从船舶污染防控的国际立法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一直来自外部——市场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1912年的“TITANIC”号冰海沉船事件,导致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公约)的诞生;1967年“TORREY CANYON”油船溢油事件,催生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1973公约);现代造船技术、信息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海事公约可以对船舶修造标准、船舶海洋运输安全及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控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而如今,国际公约的制定和实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即将生效的IMO 2020限硫法规,就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国际海事立法向目标型立法转型的新特点,立法倾向于给出目标和功能性要求,而对于实现方案和途径减少具体限定,即不再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途径。

  目标和功能性要求: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燃油硫含量不应超过0.50%m/m(此前为3.50%m/m)。

  实现方法及途径不再具体设限,提供多种参考方案:

  1.使用含硫量小于0.5%的低硫燃油(LSFO);

  2.安装脱硫装置,可继续使用船用重质燃料油(HFO);

  3.使用替代燃料,如液化天然气(LNG)等。

  尽管IMO给出了三个履约建议,但究竟选择何种方式履约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同时,IMO给出三个履约建议均属于新兴事物,即便敲定了方向,也不免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风险。例如低硫油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使用问题,安装脱硫装置的有效性及其他不可控风险等问题陆续爆出,让大家头痛不已。(具体变化请关注《中国船检》11月刊聚焦栏目)这些变化增加了航运业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如今行至转型路口,往哪走,如何走,成为大家无法回避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为了大家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成为下一个台风口的捕风者,本刊记者专门找到了中船重工集团第714研究所国际海事研究团队,请他们为我们寻找下一风口提供一些专业提示。

  「记者: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航运业持续低迷,在这期间,标准规范发生了哪些变迁?」

  714研究所国际海事研究团队:从总体上看,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技术委员会(ISO/TC8)一直将国际海事立法、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驱动力,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际船舶和航运界的看法。

  2008年的危机出现后,ISO/TC8国际专家的讨论中就不乏信息化和绿色化转型的声音,也就是说从理念上,早已开始关注船舶和航运业的转型。

  更具体地,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008-2011年间,围绕《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形成多项国际标准;也针对当时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溢油响应问题,提出多项国际标准项目。

  Tips:2009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欧盟规定注册在欧洲的船舶只能在符合其要求且持有执照的船厂拆解。近日,土耳其正式签署了该公约,批准书已由土耳其代表递交IMO保存。土耳其是印度次大陆以外的主要拆船目的地,自从去年12月两家土耳其船舶回收工厂被纳入欧盟认可的拆船厂名单之后,土耳其在拆船领域肯定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两家土耳其拆船厂属于欧盟船舶回收法规认可的首批非欧盟设施。

  2012-2014年间,在船舶防污底、船舶氮氧化物排放、船上垃圾管理与港口接收等议题上取得新进展;探讨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议题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国际标准研制需求;围绕海上风电、船舶能效、清洁燃油、船舶降噪、压载水管控等方面做积极筹备。

  Tips:该阶段的工作为接下来的IMO限硫法规、IMO减排初步战略等规则的制定,以及其他法规的细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2015-2018年间,国际标准的发布数量显著增长,聚焦国际海事组织有关船舶压载水、船舶设计能效系数、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船舶垃圾管控等有关议题,充分挖掘行业共识,推动国际海事立法进程;业界关于智能船舶、零排放船舶的讨论日趋热烈,在海事展、国际研讨会等场合相继出现了概念设计;同时出现了关于极地航行船舶安全和环保问题的讨论。

  Tips:2013年开始强制实施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旨在减少航运温室气体排放,对轮机设备、船舶保养机制和航次规划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并未设定绝对减排目标。

  2019年,提出将重点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国际船舶和海事热点议题,提出以国际标准助力全球、区域海事工业和海洋经济发展。

  「记者:很显然,2008年至今,国际标准及法规的研制与制定已经发生了不小变化。新的立法趋势,给业界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行至转型路口,我们应往哪走,如何走?」

  714研究所国际海事研究团队:国际法规的制定和工业界的实践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业界以其实践为基础,及时响应法规的要求,同时不断为法规的完善积极提供输入。而标准的制定是其中的重要纽带。例如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加大对绿色航运和船舶技术的投资力度,整个航运价值链或都将因此受益。一方面,资金流能够为航运相关方开展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发提供重要的保障,带来更多的环保技术以支撑航运业绿色发展,这些环保技术的实践经验将逐步演化为国际标准和法规。另一方面,资金流能够帮助航运相关方加快调整产业布局与设备更新换代,更快响应国际海事组织立法,在贯彻有关公约和法规的过程中尽快总结成功经验,形成适应新形势的解决方案。

  来源: 中国船检 王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