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教育家戚瓞(dié)如先生

2016-11-291155
       景仰民国的高等教育之水准一一他们是这株大树上最后一批花朵 (杨海鹏语)

       吾生也晚,未能亲得戚瓞如老师教诲,我入校时,他已退休三年。

       大约1991年听一个世界海事组织官员的讲座,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担任主持人,娴熟、纯正的英语非常好听,给十来岁的我很大震撼,当然官员的讲座我听得不是稀里糊涂,压根没听懂,在提问环节也问不出问题,有同学用中文提问,年轻的教务长翻译,翻得结结巴巴,还是老先生接了过去。

       后来有同学说,这就是戚瓞如老师。所有的老师、同学一再提及戚老师都说课讲得好,他讲操纵,每一个同学都如身临驾驶台一样


       后来跑船时,有水手谈及贝汉廷船长他们那批老船长西班牙语都会一些的,英语发音与现代人不一样,比如“often”中的”t”是发音的。这样就很容易理解“Trump” 为什么翻译作“特朗普“了。

      后来才知道,戚瓞如老师与贝汉廷、赵锡成(赵小兰之父)、龚鎏、庄民生(新中国最早的验船师)他们都是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46级的同学,那时的吴淞商船学校的毕业生是可以直接到MIT读研究生的,这是一所牛到后无来者的大学。学校校址位于现在的上海海员医院。他们的口语都是女王音,1946级是比较特殊的一级,当时吴淞商船学校的学制是5年,3年在校学习,2年实习,恰好在校学习结束,尚未进入实习阶段,大陆易帜,同学们各奔东西,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2016年11月21日笔者采访贝汉廷夫人朱佛容教授,谈及戚瓞如时,一直为他鸣不平,戚老师高大英俊,才华横溢,受到冤屈一直得不到重用,不能到大学教书。我说,他老人家不应有遗憾,他有幸得到1980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筛选过的英才而教育之。他的学生大多成为船长、轮机长,成为中国航海界里的中流砥柱,因为他曾任教务长,所以轮机专业的也可称作他的学生。

       2015年12月初笔者有幸与戚瓞如老师通了约20分钟电话,虽然年过90,戚老师依旧讲话中气十足,思路清晰,非常坦诚,让人一听就有一种亲近感。他很高兴国家终于给他颁发了抗战70周年纪念章,送了一个花蓝,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


航海教育家戚瓞(dié)如先生

       戚瓞如老师早年参加过国民革命军青年军开赴抗日前线,但没多久日本投降了,他退伍考入了吴淞商船学校,他没有做过任何不利于党与人民的事情,经过重重审查也没有任何问题,但那个年月,黑白颠倒,他还是不幸为此坐过半年牢。2015年9月得知他的同学也是抗日青年军208师的战友庄民生拿到了抗战胜利纪念章,感到很着急,向关爱老兵志愿者抱怨,后来大连有关方面发现了他,由于纪念章是中央军委颁发的,每一块都有编号,等待的过程他很焦急,直到12月初才拿到,很激动通知志愿者说他拿到纪念章了,并感谢志愿者的功劳。若不是曾经的军人,以及曾经带给他数十年的磨难的人,是难以明白此纪念章的意义的。

      戚老师还谈及一次办什么事,需要学历,一个小姑娘说,这个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是中专吧,这真是天大的误会,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是正宗的大学。民国时的大学生国学基本功都非常好,大学时的教材都是英文原版的,授课也多为英语,由于西班牙语也是航海用语,所以他们都会些。贝汉廷还会法语,那是他在上海中学读中学时课外补习时学的。 下文是戚瓞如老师关于航海教学的文章,没有高深的理论,读完感觉就是常识,但是现在的教育就是缺乏常识对于大学老师,也不要一看到关于中专教育的文章就觉得不值一读,大连海校历史上基本没招过初中毕业学四年的中专,都是通过高考后,学2-3年的,而现在的本科教育量充其量也仅是三年,大四好好读书的就不多了。那时可是一周休息一天的;现在同龄人中的中等水平就可以读航海本科了,当年可是同龄人中的前2%才可以可以通过高考的。 大连海校在2000年停止招生了,与吴淞商船学校一样,在浪漫美丽如樱花的季节,完美谢幕,可以说大连海校毕业生没有孬的,这与戚瓞如、吴士中(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48届)等航海教育家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戚瓞如先生航海教育思想:

       本文作于1980年代中期,影响了整整一代航海教育工作者。值得所有航海院校的老师一读,更值得海事局主管航海教育的官员好好读一读,现在的航海教育,是在走一条不归路,与航海强国渐行渐远。

        简述要点如下:

        1、航海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使用专业,在管理和使用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更主要的是经验,技能和熟练工夫;
      
        2、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去熟练地使用保养这些仪器呢?还是要求他们在进行线路分析的基础上去进行修理呢?我认为只有前者才是切实可行的。而只有切实可行的东西,才谈得上质量

      
       3、使他们初步了解专业,认识海洋,培养海员的意志性格

      
       4、教学实习船的特点是随到随开,早出晚归,可按照有关课任教师的安排,作各种科目的实习,它可完成一般远洋实习船难以完成的实践项目,它是课堂的直接延续,也是学生真正学习业务提高本领的场所;
      
       5、要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到一个远洋船员所应该具备的水平,除了师资水平外,设备条件和学生入学前的英语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6、为了加强实践性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那就不得不要求建设一支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但出自大学,同时也应来自船舶。他们既是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等职称获得者,同时也应是船长、大副等各级驾驶员证书的获得者。他们还必须在经过数年教学工作之后(譬如说四年),就必须上船一段时间(譬如说一年)以熟悉和更新他们对生产方面的知识和加强本身的实践能力。有实习船的学校还应实行干部船员和教师的轮换制以提高船员的素质和教师的实践经验;

      
       7、就要求我们认真的去考虑一下,哪些东西是陈腐的、过时的,哪些东西是学而不用,而只是为了本门学科的所谓“完整性”、“系统性”,或者为了“打好深厚的基础”而使学生作了徒劳无益的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求这些东西让出时间给那些新的、学以致用的东西

      
       8、从教学方法上也要废止注入式,推行启发式,提高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加强实践。只有我们充分注意到学习时间的紧迫性和学习课程的实践性并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培养出的来的学生在知识上是精练的,在技术上是熟练的。



根据海运中专的特点合理安排远洋驾驶专业的教学

戚瓞如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制,是五十年代全面向苏联学习时引入的,它也和我国解放前的“高职”相仿佛。由于它培养的是中等专业人才,因此与提高一般基础知识的高中不同,也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大学有异。但应该看到它同中学的不同是质的不同,而同大学的差异只是量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大专所所开的专业课程,在中专一般都是具备的,而另外还必须增补高中所学的一些基础课。因此同样在四年的学习期限内,学习就较大学为紧张。同样对近年来出现的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三年的中专来说,由于比大学少学一年的时间,而课程几乎相同,其学习的紧张性依然存在,周学时在26至28之间,有时甚至更多。至于高中毕业学制为二年的中专,其学习紧张程度更不待说了。另外一点是中专培养的既是中等专业人才,因此要求加强实践的教学环节,而对航海中专来说,这一点更为空出。因为航海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使用专业,作为我们培养目标的驾驶员,其所从事的工作,约占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进行管理,而在另一部分从事技术工作的时间里,也主要是使用的操纵各种设备和仪器。当然在管理和使用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更主要的是经验,技能和熟练工夫

       总之,航海类中专的特点是:学习时间的紧迫性和学习课程的实践性。根据这种分析,学校就应该按照本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有机的安排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突出实践性环节。对这一点,在打倒四人帮后有过一些争论,那就是认为在中专应加强理论课,或完全使用大学教材以适合当今知识更新的需要,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我所说的实践,并不是指四人帮时期的“任务带教学”“开门办学”等以实践代替教学的思想,而是按照生产实际来安排教学,从而使教学始终结合生产实际。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来说,当然应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但必须从使用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放弃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去追求“高”“精”“尖”的教学内容。譬如拿仪器课来说吧,由于近年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助航仪器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去熟练地使用保养这些仪器呢?还是要求他们在进行线路分析的基础上去进行修理呢?我认为只有前者对中专学生来说,才是切实可行的。而只有切实可行的东西,才谈得上质量

       那么究竟怎样来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呢?从当前贯彻的初中毕业四年制海船驾驶专业的情况来说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主要学习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高中课程。但学习高中课程不等于照搬高中的课程,而是根据将来专业的需要,有增有减,使其最终在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接受专业知识。第二学年是一个过渡性学年,在此期间除继续学习部分高中课程外,还学习电工、力学、船舶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信号、水手工艺等少数专业课。在这两年间,学生除通过各种实验,以使理论联系实际外,其主要实践基地为水上站里,他们进行信号、帆缆等专业课学习,并进行驶风荡浆等海上活动,使他们初步了解专业,认识海洋,培养海员的意志性格

      入校后第三年,除继续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外,主要学习天、地文,仪器,气象等专业课。这时不但校内实验室应发挥特定作用,而主要的实践基地应为教学实习船。所谓教学实习船就是一条400-500吨级的小船。在校学生通过某一阶段的专业课学习之后,就可在教学实习船上进行综合性的实习,如测天、海图作业、仪器操作、船舶操纵避碰等。教学实习船的特点是随到随开,早出晚归,可按照有关课任教师的安排,作各种科目的实习,它可完成一般远洋实习船难以完成的实践项目,它是课堂的直接延续,也是学生真正学习业务提高本领的场所。因此它同远洋实习船相比,如果说远洋实习船是一件华丽外衣的话,则它是件保暖的小棉袄,当今世界各国的航海院校,大多采取教学实习船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


      学生入学后的第四年,除继续接受专业教学外,主要实践性环节是远洋毕业实习。这次毕业实习可以说是学生四年来学习成绩的大检阅,大实践,大提高,应有周密的计划,详尽的大纲和比较充分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这次实习的重点,除了继续加深教学实习船上的实习业务外,主要是熟悉和了解航路、航线设计、营运业务、港口规章以及学习一些一般教学实习船上没有的装置的航海仪器等。

      由于教学实习船的配置,可使以前的所谓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成一次。这样,加长了毕业实习的期限,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减少实习对教学秩序带来的冲击,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知识结构来说,还应强调一下加强英语的学习。对培养远洋船员的学校来说,把英语说成是普通课,还不如把它说成专业课,因为它是航海的语言(marine language),这不但是因为在航海的技术和业务工作中,使用的是英语,而绝大多数航海书籍,也是用英语发行的,因此加强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航海院校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它是提高业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及与外人沟通的重要途径。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的船员特别是干部船员由于不娴英语造成一些工作上甚至政治上的损失,对我们来说应引以为训。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工作颇有成就的船长,他们之所以获得这些成就,与英语对他们的帮助,往往是分不开的。然而要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到一个远洋船员所应该具备的水平,除了师资水平外,设备条件和学生入学前的英语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要把一个从未学过英语的学生,企图通过四年学习(对驾驶班来说也不过450学时)来达到教学大纲所罗列的要求,必然是十分困难的

       再谈一下航海中专的师资队伍吧,当然这是办好各级学校的基本条件,为了加强实践性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那就不得不要求建设一支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但出自大学,同时也应来自船舶。他们既是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等职称获得者,同时也应是船长、大副等各级驾驶员证书的获得者。他们还必须在经过数年教学工作之后(譬如说四年),就必须上船一段时间(譬如说一年)以熟悉和更新他们对生产方面的知识和加强本身的实践能力。有实习船的学校还应实行干部船员和教师的轮换制以提高船员的素质和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国医学院校早已是这样做的,而且获得很好的成效,我希望我们的航海院校也必须创造条件做到这一步。

       既然我们明确了航海中专的特点是学习时间的紧迫性和学习课程的实践性,但另一方面由于航海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去认识更多的东西,使用更复杂更现代化的装置,并进一步提高外语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到“三个面向”。那么时间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的去考虑一下,哪些东西是陈腐的、过时的,哪些东西是学而不用,而只是为了本门学科的所谓“完整性”、“系统性”,或者为了“打好深厚的基础”而使学生作了徒劳无益的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求这些东西让出时间给那些新的、学以致用的东西。至于打好基础,一般地说是对的,但我们是中专,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来打“金字塔”般的基础,用一句航海术语来讲,那就是不需要有过多的“富余水深”,这是航行的经济学,也是教学的经济学。


       至于加强实践环节,对航海中专来说,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而是要使学生接受一种训练。使他们通过实践,具备必要的技能和技巧。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校还应设法提高实践手段,如配备教学实习船、船舶操纵和避碰、仪器等。与此同时,从教学方法上也要废止注入式,推行启发式,提高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加强实践。总之,只有我们充分注意到航海中专学习时间的紧迫性和学习课程的实践性并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培养出的来的学生在知识上是精练的,在技术上是熟练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类学校在培养合格的远洋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运圈聚焦专栏作者:薛船长在上海